时间:2023-04-10 13:35:58 | 浏览:311
文 | 《财经》记者 张欣培
编辑 | 陆玲
A股在经历了前一交易日的下跌之后,并未等来期待的反弹。
4月2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震荡下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2.26%,失守3100点。深证成指跌2.7%,创业板指跌2.17%。两市有超过4400只个股出现下跌。行业板块几乎全绿。
有机构人士表示,近期市场情绪低迷,在多重负面因素冲击下,A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
4月21日,沪指、深指两大指数跳空低开,随后曾短时间反弹。但9点47分后,沪深指数开始一路下探。午后开盘后,两大指数再次短暂直线拉升,但无奈形势再度反转,指数一路下挫。
最终,上证指数下跌2.26%,跌破3100点,深证成指下跌307.94点,跌幅2.70%,创业板指与科创50均出现下跌,跌幅分别为2.17%和1.62%。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21日,今年以来,创业板指与科创50的下跌幅度均超过了30%。
两市超过4400只个股下跌,占比达到了98.57%,上涨个股仅有329只。沪深两市共有368只个股跌破每股净资产。荣盛发展、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市净率最低,分别为0.314倍、0.335倍、0.357倍。
在Wind中国行业指数方面,只有保险收盘微涨,其余全部飘绿。截至收盘,保险指数上涨0.61%。化肥农药、餐饮旅游、能源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
4月21日上市的三只新股有两只出现破发。中一科技以24.62%的跌幅收盘,嘉戎技术收跌9.09%,遭到弃购的中海油上市首日了实现了27.69%的涨幅。
不过市场上也有积极的信号。4月21日,北向资金逆势买入。根据东方财富数据,当日北向资金净流入35.57亿元,其中沪股通17.71亿元,深股通17.86亿元。尤其在临近收盘时,大规模北向资金急速流入。
实际上,4月21日港股市场亦表现不佳。截至收盘,恒指下跌1.25%,连续三个件交易日出现下跌。恒生科技指数跌3.48%下破4000点。科技、医药、原材料板块跌幅居前。
A股连续两个交易日出现下跌,下跌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向《财经》记者表示:“21日下跌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雪球集中敲入造成了一定的抛售盘,导致了市场下跌。雪球产品集中敲入,证券公司的对冲交易会引起集体抛售,从而造成挤兑。”
排排网旗下融智投资基金经理胡泊也认为,雪球敲入,股指上能看到有不计成本的抛出现象,对短期市场信心造成了很大冲击。
胡泊指出,造成市场持续低迷是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近期市场新股频发,对市场流动性有所影响;近期成长股年报的业绩不及市场预期;整个市场盘面上的热情难以持续,资金集中在一些小的板块抱团取暖,热点也没有持续性,叠加降息预期落空,消磨了整体市场的做多热情。
与此同时,疫情反复下市场对产业链和物流通畅产生了担忧,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市场对出口的担忧也在不断的加重,对经济层面的担忧愈演愈烈。
建泓时代投资总监赵媛媛向《财经》记者表示,4月降准以后的两个月很难再有降准,加上LPR利率未动,市场的货币宽松预期大打折扣。从高频货运量日数据来看,疫情和交通不畅对经济的制约没有丝毫改观。
海通证券也指出,虽然4月15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但是市场并未如之前预期那样,受降准消息刺激上涨反而呈现震荡调整的格局。主要由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降准幅度不如预期,对市场情绪造成影响。
另外一方面,降准主要利好已经提前消化,4月14日和4月15日市场已经基本兑现此次降准预期。综合来看,虽然3月16日之后政策底已经确认,但是市场底构筑尚需时日。市场短期内将继续保持震荡调整的基调,价值风格股将继续占据优势而成长风格股则可能继续受到压制。
不过,多家机构对后市较为乐观。华夏基金认为,经过大幅调整后,A股主要指数估值已经回落至中枢偏低位置,风险偏好的压制因素一旦缓和,市场将会反弹。在个股层面,很多基本面趋势稳健的成长股也被一并错杀,估值已经很有吸引力,业绩增长的兑现迟早也会带来股价的修复。
华夏基金表示,风险偏好的低迷态势短期大概率还会持续,但情绪在非常悲观的时刻,市场也可能会逐步呈现转机,对中长期更无需过度悲观。
“国内方面,疫情已经逐步出现高位筑顶回落迹象,5月份有望进一步改善,当前政策重点是保供和复工复产,后续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对稳定基本面预期会有明显提振;此外,美联储5月4日会议后,缩表路径将进一步明确,预计美债收益率上行趋势放缓,空间有限,资产价格波动可能会降低。”华夏基金表示。
“目前市场对经济下行压力,稳增长政策的执行预期,疫情反复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和外围加息落地前的扰动都会对市场短期情绪带来影响,中长期来看企稳反弹在所难免,结构性行情仍将延续。” 贺金龙表示,2022年的投资主线依旧需要把握好稳增长政策下的结构性行情机会。
中信证券指出,一季度地产行业处于低谷,疫情又在4月之后带来基本面新挑战。但政策工具箱的储备调节手段仍然十分丰富,政策稳增长的决心仍然非常坚定。基本面复苏虽然预计推迟,但全年行业运行前低后高的局面不会改变。
广发基金王牌基金经理刘格菘在刚刚披露的一季报中表示,“随着一季度金融委会议的召开,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底部特征。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我们对未来的资本市场并不悲观。”
“一季度的市场下跌是多重利空因素叠加下的反应,充分反映了大部分的利空预期。从产业发展以及中长期投资的角度思考,当前A股市场具备投资价值的行业非常多,希望基金投资人能够保持耐心。” 刘格菘指出。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美国2月职位空缺降至2021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受累于诉讼协议,AMC院线股价重挫23%美国职位空缺数回落,使得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停顿以及更早降息的期望升温。围绕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刺激市场避险情绪,美股主要指数周二集体
以下为9月29日(星期三)财经市场需要了解的5件大事:1.全球股市涨跌互现:A股下跌,港股、欧洲股市反弹中国A股、H股走势分化,沪深两市双双收跌,但恒生指数收复全部失地转涨,欧洲股市也集体反弹,尽管昨日因美债收益率上升,美股大跌。A股能源股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对约3200家各类银行机构以及5000多户工业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布的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一季度,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 33.8%,比上季上升10.3个百分点。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40.2%,比上季上升22.8个百
北京时间4月6日11:30,上证指数早盘下跌1.48点,跌幅为0.04%,报收3311.08点,成交额3104.0亿元;深证成指下跌17.07点,跌幅为0.14%,报收11842.41点,成交额4153.85亿元;创业板指下跌6.44点,跌
大盘午后下挫,沪指跌超1%,深成指、创业板指跌近2%。两市4600只个股下跌,油气、银行、煤炭逆市领涨,中字头股票冲高回落,CPO、6G、芯片、军工跌幅居前。截至收盘,沪指跌1.11%,深成指跌1.98%,创业板指跌1.97%,北证50跌1
A股三大股指集体转跌,深成指跌0.5%,两市超3500只个股下跌,数字经济领跌,中字头股票逆市领涨。
新华财经东京3月27日电(记者刘春燕 欧阳迪娜)东京股市两大股指27日小幅反弹,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和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指数终盘涨幅均为0.33%。受上周末纽约股市三大股指上扬及近日东京股市大盘下跌较多等多重因素影响,27日早盘
2023开门A股放量大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88%,重回3100点,深成指涨0.92%,创业板指涨0.41%。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7888亿元。两市超4200只个股上涨,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6.45亿元。板块题材上,蒙脱石散、数据确权、计算机
财经要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提出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教育部:将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在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国家能源局: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钟国斌12月30日是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以红盘收官,但纵观全年,A股主要股指均收跌。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089.26点,年下跌15.13%;深证成指报11015.99点,年下跌25.85%;创业板指报23